第1949节 沙漠中的君子协定(2/2)
最重要的是情报不错,在标定的地图上,按图取水,没错!
水在沙漠中最宝贵,明摆着明军的情报部门走过了路上的线路,对于取水点的位置知道得清清楚楚。
那里的水有绿洲水、坎儿井水、井水等,要感谢敌人,他们没作坚壁清野,没有把牛羊屎尿倒进水源中,没有水源中下毒!
后来了解到是沙漠中水源宝贵,如果这么做的话,死的敌我双方,不仅会渴死敌人,自己人也会被渴死!
这种事情有过例子,某方把水源破坏了,激到对方以牙还牙,到处破坏水源,结果自己也没水喝,最终放弃原有的地盘,大家两败俱伤民众流离失所。
因此沙漠中各族交战有君子协定,那就是不动水源。
尤其是坎儿井!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这坎儿井穿凿与维护极不容易,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往往身上这种病那种病的,岂能破坏!
一旦破坏了水源就得花大力气重新引水,毕竟水是无孔不入的,当水流入一个方向时得花大力气把水引到另一个方向,殊为不易。
所以明军自坎儿井地段取水不受限制,同时明军也严格要求军人不得破坏或污染包括坎儿井在内的水源,有专人负责。
就这样地,明军遵守了君子协定,能够能够顺利进军。
明军兵不刃血,进入了吐鲁番城!
此时的吐鲁番城人口不多,并是不很大,物资不是很多。
进城的官兵一下子就把城里的葡萄干买断了市!
这里出产的葡萄干很有名,沙漠光照强,干旱少雨,出产的葡萄的含糖量高,有的品种的葡萄多了吃不了,真的甜死你!
他们把葡萄放在晾房里阴干成葡萄干,自已吃或者出售,但由于运输不便,中原地区的民众很少有机会吃到这里的葡萄干,结果这些明军有口福了。
“嗯嗯,味道太好了!”官兵们嚼着葡萄干,赞不绝口。
在中原,这种葡萄干可是贵人才能吃到的!
让当地民众不反感的是明军公平交易,以银币购货,受到了民众的欢迎。
没有强买强卖,更不存在着什么抢劫、强*的不良行为,所有之处都行约法三章,也是另一种的君子协定了,那就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者办罪”,并且严格执行。
当地人不见得喜欢明军,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明军是仁义之师。
生活总是充满意外,马进忠的部队在此休整三天,准备第二天出发时,晚上就出了事。
两名出外办事的士兵被割了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