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节 漕运改海运之成功(2/2)
太过丧心病狂,民众们抗议,终于争取到平价探亲的船票,三年一次!
海上中华还是陆上中华的大金主,陆上中华当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需要银子,官员也需要银子增加工资,靠的是海上中华的金援,海上中华给予了陆上中华不下三千万银元的各种援助和贷款,也助陆上中华站稳了脚跟。
为什么马士英回来官场大地震没激发很大的冲突,大部分官员情绪稳定,因为老马从东南国带了大量资金,官吏们人均又提了百分之十的工资,谁都不想和老马过不去,何苦呢,以后的收入将会越来越高,闹起来什么都没了!
漕运改海运这么大件事情,能够做得成功主要是用人得当!
杨天生是个大海盗出身,海运存在什么猫腻他不清楚?
他招商运粮,不用官府的力量,由民间船运公司完成。
经历多年,中国的海运发达,远洋航行不在话下,大陆到旭日城、从旭日城到苏伊士城,都是上万里的海途,海运运力巨大,能够供应二三十万人的补给,上海到天津不过区区几千里,真不是件事!
论到海运,杨天生是宗师级的人物,就算官府与船运公司说“漂没”,漂没多少,怎么个漂没法,说得过他?
他制订规章制度,曰商船运送漕粮,酌给耗米;漕粮无故缺损,令船主赔补;验米交米,专派大员经理;海运漕粮,饬沿海水师巡防;海运船商,分别奖叙;所有运费由官府和船商面议商定,在漕粮上船时发放。
出台《大明查米章程》,运米以实到数为主,不讲什么漂没,彻底地去除了这项陋规。
加强纪检,防止交米收米时官员上下其手,他有情报机关帮忙,采取“钓鱼执法”,令到官员们闻风丧胆,谁都不敢贪墨。
这个不信任官员的手段,换作前明时期早被文官们喷得一头雾水,皇帝都坐不稳金銮殿,而在现在?
新明学起了东南国,来“政治站位!”
一旦通过的决策,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就要站在朝廷这一边,坚决执行,否则分分钟下台没商量。
所以新明能够做事,做成事,不象前明那些文官钩心斗角,专门扯皮,事情办不下去。
从此之后,漕运改海运,不仅仅是货物运输,南北的人员往来也多坐海船,官府批准成立了民营的船运公司,班船运货运人,习以为常。
海运的发达还促进了保险业的大发展,官方资质的船运保险公司如“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国保险”等一批保险公司茁壮成长,他们为船只提供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等,为人员提供人身保险。
当出事后,保险公司负责理赔,从而降低了社会运营的风险。
人货船上保险,起初是自愿,后来变成了强制,不管怎么样,保险业为海运事业保驾护航,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海上船帆簇簇,船只往来,南北交通顺畅无比,而新明社会没有大的动荡,一些老官员对比往昔,实不敢相信竟有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