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节 永明新朝(2/2)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乃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其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现同样为永明新朝的礼部尚书。
又有马士英亦入阁,明万历己未(1619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历官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凤总督等职。
以杨铖新为兵部尚书,东南府人甘辉为兵部左侍郎,实权掌握在甘辉的手里,没他的命令,一兵一卒也调动不了。
成立大明总参谋部,总参谋长为杨铖新,是挂名,副总参谋长却是个红毛番,前荷兰人斯托姆,这洋人在东南府多年,甚至连荷兰话都不会说了,是个中国通,指挥军队不成问题,实权掌握在他的手里。
刑部尚书委了祁彪佳,该位人士颜常武用起来很顺手,而且他在大明也广有名声,乃是大明进士出身,素有清名。
工部尚书委派了高弘图,他在崇祯五年做过工部右侍郎,现为工部尚书,因他之前做过户部尚书,六部尚书中以礼部、吏部和户部为尊,无故不能将他贬谪,因此他也入阁。
如此永明朝头一回内阁组成人员五人,都有明朝官员的履历,以孙承宗为首,他的作用确实极大!
他资历显赫,为三朝元老,力压众人,谁都不能在他面前大声。
他成为联系明朝官员与东南府的纽带,有他在位,明朝官员们安心。
永明一朝,明朝的官员留任不少,但最终的控制权还在颜常武的手里。
朱由产给他的待遇是“加封为东南公,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
晋爵国公,礼仪上他不用向任何其他臣工行礼,可以礼绝百僚。
入朝不趋,古礼,臣见君须趋,即快步走,入朝不趋,即上朝可不用快步走。
剑履上殿,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须脱鞋,贵族,大臣佩剑,秦制上殿不得佩剑,剑履上殿,即穿鞋佩剑直入殿堂。
谒赞不名,古礼,臣拜君时由侍臣唱名,按照当时的礼仪,大臣朝见皇帝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司仪官,要把他的官衔和他的名字都喊出来。比方说此刻如果颜常武去朝见皇帝,司仪官就要喊“东南公、东南府执政官、龙虎将军、颜常武参见皇上”,然后颜常武就跪下来,“吾皇万岁,万万岁”。
那么现在给他的待遇是什么呢?颜常武三个字可以不说了,这叫做“赞拜不名”,就是不喊“颜常武”,不喊了。
在古代,直呼其名它是表示一种什么意思呢?表示这个被叫名字的人地位是比较低的。
古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它的称呼,如果要尊敬对方是要称字的;直呼其名就表示我是上级,或者是长辈,才能对别人直呼其名。
譬如说,孙承宗的字为稚绳,大伙儿见他时叫他为稚绳公,而不能说孙承宗,对于他这样等级的大腕,如颜常武会称为“孙先生”,这是以主待西席的礼节,别人也没资格说。
那么皇帝当然可以对大臣直呼其名,当着皇帝面,大臣之间说话也是要直呼其名的,以表示对皇帝的尊重。现在只报官衔,不喊颜常武这两个字了。
再有关键一条:“大明军政之事,悉由处分!”
如此,颜常武凌驾于百官之上,皇帝之下(名义上),实权尽归于他!
就这样,挟天子以令诸侯,颜常武完成了蛇吞象的历史经典大剧!
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灭了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