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胸怀坦荡(2/2)

能说出这般话,心中必定坦荡无私,于舒文心悦诚服:“子晟兄才是值得敬佩!”

这话的意思两人都明白,于舒文是感念于李清源果断放手,让三人的关系回归正轨。

李清源第二日便离开了潞安,于舒文也回了杨家村,这场对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于家正值蒸蒸日上之时,每年都会有所进益。

过完年,大哥家的侄子便要送到私塾启蒙。

以后,于家的孩子都要读书明理,若能再出一个秀才,于家耕读之家的名头才算落地扎根。

大堂姐去年已经嫁到了邻村成姓地主家,今年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家探亲,她男人是个老实人,平日里与自家佃户打交道,管着几十亩地的收成,看到于舒文都不敢开口说话。

不过他对待于淑慧很好,时时照顾于淑慧的情绪,帮忙抱着孩子。舒文便也回以温和友善的态度,缓解他的紧张。

三堂哥于贵终于成亲了,他今年已经十八岁,同龄人家的孩子都会叫爹了。他的妻子名叫刘娥,今年十六岁,是个明理爽快之人!

经过邹家之事,于连双决定将儿子带在身边管教起来,不能让他继续留在王氏身边,受她影响。

于是这一年多,于贵便跟着于连双到处跑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却精神了很多,眼神中有了光。

王氏心里憋着一股火气,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为了儿子好,蒙着眼睛看不到邹家做的恶事。

可惜,祖母李氏才是于家当家人,王氏想再多都没用。

李氏做主,定下了西河镇一家小饭馆的长女,便是刘娥。

这姑娘之所以十六岁还没有定下人家,是因为母亲去世,要守孝三年,便耽搁了。结果,她爹却在孝期娶了守寡的妻妹,也就是刘娥的姨母。

后娘与姨母不同,称呼的改变,导致了两人关系的错位。

姨母带着自己的女儿嫁进刘家,为了亲生女儿的利益,自然对这姑娘有些不待见。

有了后娘便有后爹,刘娥在家中受尽委屈,到了二八年华,也无人为她操持亲事。还是刘娥的姑母看不下去,才托人打听。

于家当年做豆腐的时候,便与刘家饭馆有过交易,李氏对刘娥和她的母亲印象深刻。刘娥的父亲每日里在镇上来回游荡,不务正业,整个饭馆都是母女两个在支撑,很是能干,正好能帮扶着于贵。

李氏与刘娥的姑母一见即和,定下了刘娥和于贵的亲事。

王氏看不上刘娥这个丧母长女,可是她的意见无人在意。

李氏直接吩咐,成亲后于贵便将手中的银钱交给媳妇保管,多听媳妇的话。

于贵过去有些好吃懒做,不肯受拘束,但不过几日时间,便被刘娥管教的服服帖帖,媳妇说东不敢往西。

对待王氏,刘娥总是伏低做小,将婆婆捧着哄着,瞬间摸准了王氏的脉,一家人居然也能和乐的过下去。

二堂姐于淑莲和舒文同岁,只是生日比舒文大两个月,过完这个年便有十六岁了。

李氏为她定了镇上一个童生家的儿子,叫周祥。这周祥没有什么读书的天分,十八岁了还没有考中童生,便放弃了举业,如今在一家商行做账房先生。

这家商行在昌平县都有些名头,于连双与他们有生意上的来往,一来二去便有了交情。

只是这一年,于家给于贵娶了亲,给于舒文定了亲,忙忙碌碌的不得空,便将于淑莲的亲事订到了年后。

于舒文也借着送年礼的机会,见到了周祥。

短短几句话,便能看出这是一个务实的年轻人。

事实上,他能放弃举业,脚踏实地的做一份对读书人来说有点掉价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三十多岁还在考童生的大有人在,他们挥霍着妻子缝补洗涮赚到的血汗钱,做着不切实际的美梦。

像周祥这样,能放下骄傲,做一份养家糊口的庶务,与铜臭打交道,必然要克服很大的压力。

于舒文很是欣赏他!

年节一过,于舒文便要离家求学,留在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时间还不到半个月。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祖父祖母身子硬朗,于舒文放心很多。

今年离家之时,于舒文带上了于庆,这孩子是洪灾之时,晕倒在路边,被于舒文救下来的,在于家生活了一年半,于家长辈们都很喜欢他。

于庆念过私塾,有些底子,能教于家人识字,还特别勤快,用祖母李氏的话说就是眼里有活——看到哪里有需要,立刻上前帮忙。

原本于舒文还担心他会被同龄的孩子欺负,可是于舒文小看了他。

于庆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成熟稳重,能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带着他们去山上挖野菜摘野果,杨家村的小孩也很喜欢他。

让他跟着于舒文到府城照顾他,家里人也能放心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2701:08:21~2020-03-2723:4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娇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