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行西塞我辽东(1/4)

1791年5月19日,随着嫩江的冰凌消退,中断了数个月之久的嫩江--松花江的水路终于通航。

说起来,两年前赵新虽然虚晃一枪拿下了打牲乌拉,可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住吉林城的守军,为东线部队夺取珲春创造时机。

要知道打牲乌拉城离吉林乌拉只有七十里远,又卡着松花江水道,福康安说什么也得夺回来。对北海军来说,真要占住打牲乌拉不走,三天两头就得跟清军打。这地方离宁古塔和珲春都远,三面被清军包围,留下也没意义,于是当珲春战役结束后,北海军便迅速退出了打牲乌拉。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黄昏时分,随着船工们悠扬的歌声,一条从松花江下游来的平底货船停靠在了打牲乌拉城南的码头渡口。等船停稳搭好跳板后,几个搭船的客人便跟船老大拱手作别,然后从船上走下。

十五岁的鄂温克人乌龙下了船后,好奇的四处打量着。他此行前来,是受了北海军参谋部的命令,给吉林城的情报站送一份东西。

乾隆五十三年北海军攻打瑷珲城时,偶遇赵新的乌龙一门心思要跟着对方当亲兵。可他那会年纪太小,阿玛又因为受了枪伤刚被吴显宁从死亡边缘给救回来,赵新便以此为借口让他先好好陪父亲,等伤好后再说。

问题是赵新那神出鬼没的踪迹连陈继山都跟不上,跟别说乌龙了。几个月后,见阿玛的伤养的差不多了,乌龙就开始天天磨负责管理黑龙江城的郭大路。一来二去,郭大路被这小子快给逼疯了,最后也说了实话。他告诉乌龙,北海镇治下没有奴仆,所以也没有戈什哈。况且你才十二岁,根本当不了警卫,要是想当兵的话,就去少年军校。

于是小乌龙先在黑龙江城的学堂里读了一年,然后便拿着郭大路和盛海舟写的推荐信去了北海镇的少年军校。之所以会破格录取他,是因为这小子既懂满语又懂蒙古语,汉话也能说,这样的语言人才在以汉族和归化岛国人为主的少年军校里,实在凤毛麟角。

去年上半年的时候,从苏北撤回来的王长生接到了赵新的一個新命令,组建北海军情报局,隶属北海军参谋部。王长生在挑人的过程中,无意中听说少年军校有个满蒙汉语都说的很溜的小子,见了一面后,发现这小子还挺机灵,于是乌龙便稀里糊涂的成了情报局的第一批班底。

情报局成立后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向清军盘踞的吉林乌拉城派驻情报员,设立站点。按照赵新订立的制度,电报通讯这一块每隔三个月都要更换密码本。

虽说这年月不用担心有人窃听,可情报工作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假如有电报员暗中投敌,北海镇的大部分秘密就会暴露在满清面前。

赶巧了,负责定期往吉林城递送密码本的赫哲族交通员得了急性阑尾炎,于是这任务便落到了乌龙的头上。十五岁的乌龙个子不高,肩膀宽厚,大圆脸盘儿,高高的颧骨,外张的鼻翼,不管是眉宇神气还是肤色都极像蒙古人。

为了不被人识破行藏,乌龙先是走黑龙江城绕道墨尔根,然后找了条货船南下。因为身携经过情报局精心伪造的清廷兵部“把总”委任文书,乌龙下了船后便去了打牲乌拉南面的“金珠鄂佛罗兵驿”投宿。这里距离吉林城有六十五里,他可以凭着文书从驿站领一匹马。

由于眼下吉林乌拉属于和北海镇对峙的前线,为了加强与伯都讷、阿勒楚喀和齐齐哈尔方面的联系,南来北往的军报文书和物资川流不息,运粮运饷运军火以及各类杂物的军需物资和押运官兵络驿不绝。

吉林城南北两线驿道平均五十里一站,各处兵驿里无分昼夜伙房不息火;只要有火牌和文书,高粱米饭包子馒头炖肉一律管饱。

乌龙身负重任,住进了驿站后,也不敢和这些人多说话。自船过了柳条边墙的巴延尼佛罗边门后,就见连绵不绝的水陆营盘,大纛小旗营垒相望,旌麾蔽日望不到边,更别说在这些营盘的东边,还挖设了宽达数里的壕沟和堡垒体系。饶是乌龙见识过北海军的军威,可见满清如此阵势,也不由暗暗咂舌,心说真是白糟践,大炮一轰,全都玩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