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官培训班和地图制作(2/2)
这都神马跟神马啊!不过等盛海舟带着问题回去禀告赵新时,赵新哈哈一笑。他随即找了张白纸,凝神想了一会便在上面唰唰写下了几行字,然后装到信封里,让盛海舟给林子平拿过去。
等盛海舟把赵新的信递给林子平,老头打开信一看,顿时愣住了!
“一行和尚有云,南北二极长度八万又一十八里,一里合北海镇五百米;赤道长度八万又一百五十二米;纬度一度约为二百二十二里,一分约为一千八百五十米。”
“这......”林子平呆立良久,突然一把攒住盛海舟的胳膊,激动的问道:“赵殿在何处?我要马上见到他!”
古代经纬度测量难吗?挺难的!唐代一行和尚组织大地测量时,一共派出了十三路人马,北到库伦的西南部,南到安南中部。除了测绘队伍,长安城里还设有专门的一组人对各地发来的数据进行计算。
而岛国最有名的江户后期学者伊能忠敬,为了制作高精度的全国地图,用了十八年时间,经过十次测量,号称走了四千万步,走遍了全岛国才得到了全部的测绘数据,从第一次观测到最后出图,前后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
自从占领富尔丹城后,满清对富尔丹城以东的管辖其实已经丢失的差不多了,所以要算占领面积的话,外东北加上苦叶岛、虾夷地,实际面积比岛国还大。
林子平说人手齐备,用几年时间,那都是最好的估计。要是测量工具不足的话,十几年都未必完得成!
而且平面距离测完了,还有高程测量呢!你说这山五百米高,凭什么?!别扯什么万丈绝壁,到底多少丈?说不出来我就打滚不起来......
有人说海拔高度啊,这个很容易,只需要测量该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就行了。
什么?你要测量海拔?请问是哪个海平面?大兴安岭离大海几千公里怎么测?
而且海上浪花飘啊飘,海平面也跟着晃呀晃……
实际上,理论的静止海平面是根本无法测到的。于是便有了平均海平面的概念,而这个平均海平面是可以通过验潮的方式来测定。
拿到平均海平面数据,是不是就可以测海拔呢?
还不行。光是高程就有正高、正常高、大地高,分别对应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
为什么呢?因为从某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锤线和似大地水准面(重力线)之间是有夹角的,跟这一点到参考椭球面之间还有一个夹角。
简单的说吧,大地高等于正高加减大地水准面差距,或者是大地高等于正常高加减高程异常。
所以你知道现代国家为什么要有测绘局这个部门了吧。后世中国讲的海拔高度,都是通过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以黄海海平面的数据为基准测量的。
海拔、高程、经纬度,全部跟军事有关,小到迫击炮,大到榴弹炮、火箭炮的标尺参数,没这个基础,您就小米加步枪,然后再搞几门前装滑膛炮吧!
所以说穿越必备神器不是什么肥皂炼钢,也不是系统机器人,而是数学。大不了造反不成,还可以去钦天监混口饭吃,最不济可以去做账房先生。
盛海舟当然不可能带林子平去东岸的训练基地,而是用磁石电话机向赵新做了汇报。两个小时后,赵新带着盛海舟麾下的那几个军校学生来到了林子平的住处。
林子平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赵王殿,难道唐代的一行大师就已经知道南北二极的确切长度了吗?为什么我以前翻遍典籍都没有见到?”这老头连从带清买来的《古今图书集成》都翻过。
“皇家秘藏。”赵新一句话就把林子平的疑问给堵了回去。他当然不能说本初子午线长度、赤道长度和纬度长度都是自己算的,这也太扯了!在林子平这种地理学家面前,问几句就全得露馅。
既然赵新借口是前明皇室秘藏,那么一切就都好解释了,而且林子平也不敢说随便借来阅读。
此时只听赵新道:“此书也是我小时候偶然翻看时记下的,后来颠沛辗转,原书已经丢失。”
“哎呀!”林子平痛心疾首, 连连摇头叹道可惜。
赵新微笑道:“我写的数据跟原书肯定是分毫不差,林先生可以实地测量验证。如此一来,北海镇地图的制作时间是否就能加快了呢?”
林子平冷静了下来,想了想道:“若测量之数无误,剩下的就是派出测量队,查看记录各地地形,如此算的话,一年可成。”
“不,我给先生派四倍的人手,这样需要多久?”
“如今大雪封山,若是春日启程的话,半年可成。”
“好!”赵新一拍桌子,对他带来的那十几个学生道:“东西拿过来。”
很快,屋内的地面和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类仪器和工具,赵新便逐一的给林子平介绍。什么六分仪、水准仪、水准尺、水平尺、量角器,还有一架小型的天文望远镜。
其实水准仪、水准尺和水平尺这些,北海镇从一开始就在民政系统内使用了。要是没这个,建筑队只能通过经验和铅锤进行测量,误差会非常大。去年在富尔丹城做的那张粗糙的小地图,也是通过这些工具完成的。
“林先生,您先熟悉一下如何使用这些器材,有不懂的可以去请教学校的几位老师,他们其实比我更精通。等过了正旦,这北海镇测绘部门主管的位子可就是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