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西北狼烟 第120章 利字当头(3/3)

“种家出一好儿郎啊。”文彦博感慨道,“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于飞的法子很简单,把极品玉堂春卖了。所得银钱,资助百姓过河。从此处过河的,无论商贩、还是百姓,都是奔延州去的。于飞此举,将为延州种家,赢得无数感激。

种家军在民间,声望本就极高。

商贩争相购买,一则因为酒水是极品,市面少见,可获巨利;二则,都在延州行商,和种家结下善缘,好处自不用多想;三则,此乃善举,花些钱财,却可得到巨大名声,与己有利,又积阴德,何乐而不为?

是以,种诂亮明身份、登高一呼,人人响应,争相竟买。到了后来,商贩们被气氛裹挟,热血冲头,已不问价格。只说,某愿助百人过河。另有商贩却不相让,高喊道,某愿助两百人。

河边儿早已跪倒大片,叩头感谢仗义援手。气氛热烈至极,人人皆恐落后。片刻间,关口前面,积出了高高的钱堆。

一堆一堆,有铜钱,有铁钱,也有银钱,甚至还有布匹皮货。不用细数,只是打眼一看,就知道,早已超过玉堂春的价值。

看着一堆堆的钱财,关卡守兵害怕了。就在不久前,他们还费尽心力的搜刮。为了这些钱财,甚至敢动刀杀人。但此刻,群情激奋,钱财好似泥沙,一堆一堆的扔出来,他们却不敢收了。

“种爷,种爷。”一名将官躬身施礼。

种诂认的服色,知道这是一名巡检。永和关归永和县管辖,所以,此地设卡收钱的,正是永和县巡检司。此处,常年驻扎着两都人马,沿河巡逻,守卫永和关安全。

种诂拱手还礼,却没有好脸色。也不说话,等着巡检的下文。其实,种诂也没料到,事情会成了现在这样。

他低估了商人的热情,也低估了种家的影响力。不过,他却是乐见其成。既能帮助穷苦百姓,也能为种家赢得口碑。

对自己徒弟的智慧,种诂现在服气的很。难怪岳父看重玉昆,千方百计想留下。这个孩子,果然心智不凡。随便出个主意,就解决了百姓过河难题。

“种爷,小的知错,小的该死。还请种爷高抬贵手啊。”此时,巡检却慌了神儿。设卡收钱,不是他能决定。但多搜刮一些,中饱私囊,却是轻而易举。只要他孝敬到位,上官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但现在事情闹大了,群情激奋,想瞒也瞒不住。义商义助百姓过河,必然会四处传扬。到时,人人喊打,他就是那个老鼠。

上官不会替他遮掩,只会丢出去平息事态。丢官去职怕是轻的,说不得还会流放边地。他如何不怕?面对着一堆堆的钱财,却猛然觉得,那就像自己的坟墓。

“你只能自己救自己。”于飞从旁插话。他倒是挺佩服,这个巡检够聪明,如此快就反应了过来。

今天这个事儿,售卖极品玉堂春,只是一个引子。以利动人心,才是根本。一开始,商人争抢的“利”,是极品玉堂春。到后来,争抢的“利”,是善举名望。再后来,争抢的“利”,却是和种家结下善缘,以求长远了。

义商义助百姓过河,占据了大义名分。以大义压迫守兵,硬逼着他们妥协放行。堆在此地的钱财,守兵稍有头脑,就分文也不敢收取。收了,他们的命就没了。

等此事传开,守兵恶行,必遭口诛笔伐。士林只要骂几声,立时能搏得名望,谁会不骂?如此得“利”时机,谁会放过?此等义举,谁人能否定?谁敢站在对立面,滔滔舆论,就能把他埋了。

巡检司首当其冲,必然焦头烂额。他的上司,为了撇清自己,自然拿他开刀。所以,这位巡检慌了神儿,因为他明白了,这事儿若处置不好,那就是自己把脖子,伸到了屠刀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