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冬小麦(1/2)

刘辩发现,他所见的这些人,中上等田里种的都是小麦。

冬小麦秋分后播种,正常年景于次年五月份收成,中间的时间不够再种一季粟米或水稻了,只能种些产量不高的大豆。

他问起为何不种粟米水稻,百姓们说不出其中的道理,只知道近些年大家都是种冬小麦和大豆的,官府也鼓励种植冬小麦。

还是蔡邕看的各种各样的书很多,包括农书,才给了刘辩答案。

蔡邕的说法是:“阴阳易位,当暖反寒,春常凄风,夏降霜雹。”

归根到底还是气候问题。

蔡邕又道:“昔日凉州屯田,尚能供给内郡,光武时收复凉州,其地亩产大减,已需从内郡输粮。而关东河北,春冬少雨,夏秋多雨,乃至同一年同一地竟能先后旱涝。”

武帝时已经明确在国家层面推行冬小麦,那时候最大的原因在于冬小麦的生长周期刚好能避开夏秋之际的水灾,更能适应寒冷干旱的田地,能在灾后更好的利用土地。

这也是冬小麦如今的优点,夏秋之际正是水稻灌浆结实期,一旦长期降雨缺乏光照势必会极大地影响产量。

而粟米虽然耐旱更胜小麦,但其与水稻种植、收获期近乎重合,结实期也会受到一样的影响。

此外,用以灌溉的北方河流水量也因为气候变化而减少。

古人虽不懂其中的科学道理,却能归纳经验。

过往水稻和粟米一起分种水田、旱田,总体产量多过冬小麦与大豆,如今放弃也是无奈之举。

过去,一些能种粟米的旱地,如今也只能种大豆了。

大豆好是好,生长周期不过三四个月,也不怎么挑地,奈何产量拉胯。

期间,刘辩见了代表本地官吏来拜见的洛阳南部尉,稍作嘱托。

其表示每年在三月份之前都会联合本乡三老、游徼告知各家,谨慎防备盗贼。

刘辩一愣,随即想到不少人会在三月份断粮……

真是高情商啊!

之后,有不少闻询过来看热闹的人,除了附近的乡人,还包括太学的太学生。

郭胜打算遣羽林卫将他们驱散,被刘辩拒绝了。

考虑到安全和时间,刘辩最终选择与郑玄、蔡邕、郑益、蔡琰一一作别。

又问起蔡邕是否与他同归雒阳,蔡邕没有拒绝,坐着他自家的小马车跟在了刘辩车驾的后面。

……

河东郡,当初杨奉等人带着四万多白波贼投降,其中大半都是老弱妇孺。

盖勋按照约定将他们编户入籍,依旧安置在白波谷及其附近,分配土地,又向朝廷申请免除他们今年的租税。

之后,盖勋又接到了朝廷派他带兵入并州讨剩余白波贼的命令。

即便杨奉等人看起来是真心归降的,盖勋依旧从归降的四万多人中选出一千精壮临时为郡兵,分散在军中,并令杨奉、李乐、胡才三人随军入并州。

杨奉等人虽不愿,但面对盖勋“汉贼不两立”的质问,只能老老实实地从军出发。

这时,黄忠也已经到达数日了。

盖勋遂以刘备领两千突骑兵为前锋,黄忠为别部司马掌千人,自领中军。大军合计七千,逐郭太等诸贼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