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满城风雨(2/4)

“渤海庶人已经包围扬州两日,不出意外的话,明日黄昏越巂侯与平保儿所率一万铁骑便会进入扬州府境内,至于吴高和李坚两部还需要七八日的时间才能进入扬州府,十日左右才能抵达扬州城。”

武英殿内,朱允炆对群臣说着眼前情况,同时打压道:“这渤海庶人看样子是自投罗网,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朝廷的天罗地网给束缚了。”

朱允炆单纯看着双方纸面情况,对此的齐泰也走上前作揖道:

“眼下江南人心浮动,朝廷理应减免赋税来安定江南人心。”

“臣附议……”暴昭也开口附和。

他们二人一开口,众人纷纷开口附和,似乎江南民情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

对此,朱允炆却皱了皱眉:“眼下朝廷钱粮不足,运河沿岸数千万石的水次仓粮食难以运往南边,各都司储备仓和承宣布政使司的常平仓也无余力,若是还要减免江南赋税,那……”

朱允炆虽说对文人好,可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

从洪武三十一年到如今,他已经减免了两次江南赋税,如果继续再减免,那江南赋税就比北方的陕西、山东等地还要低了。

有所减必有所加,如果届时不能及时解决叛军,那北方是肯定要加赋税了,这等于把北方军民推向朱棣那边。

因此面对黄子澄和暴昭等人的建议,朱允炆难得选择驳回,而众人眼看自己的上疏被驳回也不觉得奇怪。

不过,他们也有办法能让朱允炆同意。

“陛下,如今应天城内仅有上直万余兵卒,以及不到三万人的五城兵马司,臣请募乡勇守城!”

方孝孺缓缓开口,朱允炆闻言暗皱眉头,将目光投向了齐泰。

“臣以为,可募京城乡勇守城,对招募乡勇的富户乡绅给予蠲免赋税。”

齐泰自然清楚黄子澄等人的想法,不过他也觉得应天守军不足,因此在朱允炆失望的目光下选择了同意。

待他开口后,朱允炆也无可奈何,只能选择朱批招募乡勇的新政。

不过在朱批结束后,朱允炆倒是没有愚蠢的连民间情况都不了解,而是询问道:“朕听闻近来江南物价飞涨,一贯宝钞连一石米都买不起,此事是否是真的?”

朱允炆质问六部群臣,齐泰倒是不加掩盖,直接回答:“回陛下,确实如此。”

“三军士气如何?可有怨言?”朱允炆担心询问,然而方孝孺却打岔道:

“陛下请放心,三军将士皆知道朝廷难处,况且朝廷也承诺在战事结束后补发军饷,陛下不用担心。”

“那就好……”朱允炆颔首,随后摆手示意众人可以退下了。

“臣等告退……”

群臣退下,瞧着他们的背影,朱允炆揉捏了一下跳动的眼皮,只觉得放不下心来。

与此同时,距离京城数百里的扬州城外,灯火通明的渤海军营盘之中朱高煦正在推算时间。

他用杨展渡过长江口前的消息来推算,大致推算出了他们眼下应该还在前往石庄的路上。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才能包围京城,而那时的自己也可以带兵渡江而下,完全不用与盛庸交手。

不过在他看来,盛庸似乎在等机会出城与自己交战。

如果只有他一个人,他肯定不敢带着两万上直精锐和四万江淮屯兵与他交手。

眼下他将大军调出城北与城南,这说明他肯定是有援军的。

南军的情况,朱高煦十分清楚,如果说有人能在这几日驰援南下,那肯定是平安、俞通渊所率领的在京听操铁骑。

那七千骑兵加上山西补给给他们的三千骑兵,足可以凑足万骑。

如果他们真的南下,那对付自己肯定会使用骑兵侧击和后击这两种方式。

“陈昶,让全军火炮分为二组,分别列阵对北,对东。”

“另外给火炮搭上帐篷,防止梅雨提前到来!”

朱高煦对坐在一旁的陈昶开口,陈昶也作揖应下,连夜让人调整火炮列阵角度。

翌日清晨,伴随着初七到来,渤海军还是没有进攻扬州城,这让守城的盛庸不免担心起来。

他担心朱高煦藏了后手,也想到了李景隆提醒的水师问题。

他派人前往松江府打探消息,不过却并没有打探到什么不对劲的事情。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初七黄昏时刻,扬州城的局势才发生了一丝变化。

俞通渊与平安等人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总算赶在初七的黄昏时分抵达了扬州府北面二十里的昭伯镇。

担心人困马乏的俞通渊下令全军休整,而渤海的塘骑也将他们到来的消息传回给了营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