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五丈原(2/4)

这里张济向李傕、郭汜给出的说法是,一内一外,相距不远,可以成就掎角之势,等后面益州牧刘璋引兵来攻长安的时候,若是刘璋攻城,城外的张济可以袭扰刘璋的后方,若是刘璋攻打城外的张济营寨,城内的李傕、郭汜则可以引兵同张济一起夹攻蜀军。

这是一招很是浅显,但也很是实用的计策,所以李傕、郭汜也不强求张济屯兵城内,而是由着张济屯兵城外,只每隔两三日,邀请张济到城内商议军务。

此刻张济在城外的中军大帐,张济、张绣,以及张济引为谋主的贾诩,以及张济的心腹爱将胡车儿等,几人汇聚在大帐内商议起了关中近来的局势。

“确如先生所言,李傕、郭汜引兵退还长安后,关中豪杰纷纷以为是李傕、郭汜虚弱不堪、无力同刘益州抗衡,因而各自驱逐李傕、郭汜设置的长吏,据有郡县,归顺于刘益州。”

张济在见着敌对的蜀兵势力兴盛的局面时,他乐呵了起来。

“再过三五日,想必关中地区大半的郡县,都将是打着刘益州的旗号,同李傕、郭汜划清界限。”

“叔父说的是,这一局,刘益州当有七八分胜率。”面容清秀的张绣附和了一句:“眼下,我们是不是该派人同刘益州沟通归顺投效的事情?”

“是时候了。”张济点了点头,但他没有现在去下决定,他转头看向半眯着眼睛、似是在养神的贾诩,开口问道:“贾先生,你怎么看?”

贾诩听得问询,他睁开了半咪着的眼睛,一双蕴藏智慧的眼睛在睁开后,有流光婉转其中:“将军,当下正是合宜,可遣精细之人往刘益州处,向刘益州表明我们欲要归顺的心意,就此弃暗投明,去做一番事业。”

“嗯。”张济点头应下,但是这里他还有一桩事情欲要劳使贾诩:“先生,归顺刘益州的文书,还要劳烦你写下,我战场厮杀行,但腹中文采不行,若是写出的文书词不及意,影响了刘益州接纳你我,那便不美了。”

贾诩嘴角噙起一片笑意,他没有立即答话,只是从袖口里掏出一封文书,递向了张济,同时口着言道:“归顺的文书,我早已写好了一封,将军可以审阅一二,看看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先生的文笔,自然是没的说的,却是不必审阅。”张济见着贾诩早已准备好了一封文书,他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毕竟以贾诩的智谋,若是没有提前准备好,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胡车儿,你且拿着这封文书,今夜趁着夜色,无人察觉的时候,奔向西方,向刘益州言明我和先生的心意,使刘益州知晓,凉州将中,尚且还有忠义之士。”

张济仔细的嘱咐着他的心腹胡车儿。

……

在关中豪杰无不响应、并遣人归顺的情况下,刘璋率领着大军,从陈仓出发,稳扎稳打,在保证两翼安全的情况下,一步步向着长安开始推进。

当下,他抵达了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陈仓的东面,算起来也还是陈仓的地界,地势相对平坦,整体面积非常小,南北距离只有四公里左右,而东西的距离更是不到两公里,看起来不过是三辅地区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平原。

但等刘璋抵达五丈原,并饶有兴致的走探了一番后,他明悟了为何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的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