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见面礼(1/4)

这时候的首都还是“沙漠化边缘城市”,一年四季几乎都有风沙,春天尤盛。

今天是3月10号,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正当春季。

陈凡坐在出租车里,透过车窗往外看。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

这年头只有四九城内才是城区,四九城外大部分都是郊区,机场附近也是如此。

这一路过去,基本上都是北方农村的景致,远处低矮的房屋、辽阔但荒芜的田野,还有马路上零星的汽车,很没有大城市的格调。

坦白说,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北平都远不如上海和天津繁华。

尤其是民国时期,南上海、北天津,两座城几乎就占了全国城市的一半颜色。

为什么呢?

说来有点悲哀,因为这两个地方租界多,相对全国其他地方,租界有“地理位置优越”和“社会相对稳定”两个优势,吸引无数商人前往,这才成就了一南一北两个繁华城市。

而北平就差了些,清末开始几十年来几乎没什么发展。

那时候即便是东北的沈阳和哈尔滨,也并不比北平稍差。

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首都的城市建设才开始发力,从长安街两旁着手,以二环为起点迅速往四面八方铺开,后来都挤不下,直接搞出一个雄安。

但是现在嘛,确实不够看。

尤其此时外面正刮着沙尘暴,铺天盖地的都是,在太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诡异的红色。

(78年春,首都城区沙尘暴)

开出租车的司机是個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头戴解放帽,穿着一身绿色的工作服,看着就很有干部范。

如同后世的首都的哥一样,也是个嘴停不下来的主儿。

或者是职业传统?

老师傅扶着方向盘,看了一眼坐在副驾驶上的陈凡,“小同志看着挺年轻啊,打哪儿来的呀?是出差还是探亲?”

陈凡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江南。探亲。”

老师傅转头看了看他,“探亲坐飞机?您可够可以的啊。”

陈凡打了个哈哈,“来回路费报销,也就坐个新鲜。”

老师傅,“呵,阔气啊。您亲戚住前门哪一片儿?”

陈凡,“大栅栏胡同。”

老师傅,“好地方啊,那地方可不得了,同仁堂、内联升、广和园、六必居、大观楼电影院、……,要买什么、玩什么都不用跑远,门口就有。

而且出去就是前门,正好可以去广场上逛逛,还能去纪念堂瞻仰伟人,……”

陈凡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老师傅闲聊,看上去相谈甚欢,嘴里却没几句真话,倒是打听到不少消息。

其中一条便是:前门就是正阳门!

瞟了一眼还在滔滔不绝的老师傅,陈凡轻轻舒了口气,好险,差点丢脸。

他还想问从前门到正阳门有多远呢。

老师傅扶着方向盘正说着话,突然按了两下喇叭,陈凡正有些奇怪的时候,对面一辆车驶过来,也响了两声。

看了看陈凡,老师傅笑着解释道,“那也是我们首汽公司的。”

陈凡恍然点了点头,“首汽挺大啊。”

老师傅哈哈笑道,“那可不。”

(6、70年代的首汽车队)

老师傅得意了两句,随即继续嘚啵个不停,“这个正阳门,咱本地人都叫前门,也就是你要去的地方。那为什么不叫他正阳门,而要叫前门呢?

就因为正阳门是BJ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内城的最南端,原来叫做丽正门,后来才改名叫正阳门。正阳门的‘正阳’是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象的意思,象征着至高无上和至阳之地,加之古人以南为阳,以南为正,因此得名‘正阳门’,以前凡是进京的,大多都是从正阳门进内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