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4)

同时,也是大宋有名的笑话大王、谐音梗狂魔。

被他开过玩笑的人,包括但不限于王安石、章惇、沈括、孙觉、蔡确、李常等等……

其中不少人曾被他的玩笑搞破防。

此人性格,颇与苏轼相似。

都是大嘴巴,都是不在乎得罪人,只管自己念头通达的主。

至于梁焘?

这是旧党的激进派,如同刘挚一般的人物。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车盖亭诗案之所以闹到那般田地,多亏了此人在朝中上跳下蹿,煽风点火。

所以,他最后的下场也是很惨的——被贬死于岭南。

赵煦本来想阻拦他的任命,但后来想想放弃了。

因为有些事情啊,还真的只能指望这些激进派去做。

……

赵煦在忙着接见大臣的时候。

数千里外的狄道上,出现了一支简单的队伍。

王大斧老远就注意到了这支队伍。

因为他发现,这支外地来的队伍,似乎对狄道上的一切都很好奇。

总是这里看看,哪里瞧瞧,根本不像一般的行商、旅人。

反倒是像探子、细作。

可问题是……

有这么明目张胆,光明正大的探子、细作吗?

王大斧挠了挠头。

“郭贵!”他扭头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郭贵吩咐:“且去问问,看看那些人到底是哪里来的?”

“为何在我狄道上四处张望,到处打探!”

“诺!”郭贵领命一声,旋即拍马上前。

……

包绶牵着马,走在这条古老的狄道上。

如今是早春时间,狄道两侧的土地,已栽满了作物,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

渭河的潺潺流水,在耳畔响动。

河畔上,高大的水车,缓缓转动着,将水从渭河中汲取上来,灌入那一条条沟渠。

数不清的农夫,在广袤的原野上劳作着。

远方还能看到炊烟袅袅,从那田间地头的屋舍中升起。

这熙州,与他的想象完全不同。

这里,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地广人稀的特点。

相反,人口颇为稠密,甚至已不输永兴军、秦凤路。

在基础水利设施,特别是水车、沟渠、灌溉系统上,甚至已经不输河南了。

尤其是水车密度,甚至超过了他的家乡庐州!

几乎是每隔一两里就能看到一架大型水车。

有些地方,甚至一里内就有两三架水车,正在汩汩的汲着水。

同时,他还看到了,渭河的河堤两岸,那成排成排被栽种的树木。

这些树木看上去,都是这一两年才栽下的。

很多都只是树苗!

这就真的是出乎包绶的想象了。

“熙河,可谓大治矣!”包绶感慨着。

唯一让他不大适应的,是这熙河的农夫们,似乎都不愿意与他交谈。

而且,从这些农夫的发髻、服饰上看,似乎都不是汉人。

正感叹着,远方的官道上,一骑疾来。

“兀那汉子,汝是何人?为何在我狄道上张望?窥探?”骑在马上的男子,穿着皂衣,看上去是本地官府的保甲户或者巡检兵。

他来到包绶面前,高声责问着。

包绶能看到,在远方的路口,有着十几个骑在马上,背弓挟箭的官兵身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