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童贯的野望(2/4)

“但耐火砖,就需要爱卿去想办法了。”

赵煦画的高炉图纸,是他靠着记忆,勉强画出来的。

肯定有不少不科学的地方,也肯定遗漏了很多细节。

此外,他也不可能专门去记现代的耐火砖烧制技术和配方。

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沈括去改进、实验的。

好在,大宋的耐火砖技术应该是过关的。

定窑、哥窑、还有后来的汝窑,都足以证明,现在应该出现了可以耐一千三四百度高温的耐火砖。

“直接用石炭?!”沈括惊讶了。

当代炼铁,或许还能用石炭。

可众所周知的,黄铁(精铁)和钢是绝不能用石炭的。

用了石炭后,铁性就变脆了。

像徐州的宝丰铁监的铁为什么连铸钱都不行?

沈括就认为,是因为徐州宝丰监用的是石炭为燃料的缘故。

赵煦微笑着说道:“爱卿请看,朕这图上的炉子,燃料室和炉膛是分开的,是通过火道,将火气反射到炉膛,如此一来,石炭之中所含的那些影响铁性之物,便不会进入铁水之中!”

赵煦在现代,自然看过梦溪笔谈。

所以他记得很清楚,沈括曾在梦溪笔谈里专门说了好几章的炼钢、冶铁。

沈括在那些文字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比喻:铁中有钢者,如面之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钢亦然。

他认为,炼钢就像揉面。

反复揉捻、捶打之后,铁就能变成钢。

不能说错,甚至可以说是观察极为仔细了。

奈何,他所见到的,只是一个表象,并没有找到关键。

不过,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来说,沈括能清楚的观察到这些细节,已经很优秀了。

不能强求太多。

沈括拿着图纸,仔细看了看。

然后他就发现,这炉子的构造,似乎不同寻常呢。

首先,这炉子的高度,就超出了沈括的想象。

足足有两丈高。

而且,从图纸上看,这炉子是靠着山体的。

此外,炉体是圆形的,而非沈括所见的那些炼铁坩炉那般是方形的。

这就让沈括有些抓耳挠腮了。

圆形?

怎么砌这个炉子?

他抬起头,看向坐在他面前的官家。

官家去只是看着他笑了笑。

得!

沈括算是明白了,这位官家和上次一样,只是提出一个想法,给他一个大致方向。

剩下的事情,就全得靠他和专一制造军器局的工匠、官员一起想办法。

通过一次次失败的尝试,总结出经验、规律,摸索出方法。

好在,这位官家在这种他亲自交代的任务方面,奖赏惊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