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十公顷的机场!(3/4)

二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由少帅和杨将军牵头,在1936年1月建成的军用机场,修成一年后被我军接管。

整个机场都是土质跑道,因为八路军没有飞机,现在已经年久失修,肯定是不能正常起降。

在原本的历史上,该机场于1944年才被修复并且扩建。是因为国际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边区需要跟外部频繁的交流,老总们需要坐飞机出行。

不过就算这机场完好无损,也就是个超大号的操场罢了。

在当下的民国,一个机场的标准就只有三点。

首先得有宽阔的场地,要不然飞机的存放和人员的安置都是问题。

其次需要有经过修剪的草坪或者是平坦的土地。丑国的使者当年来边区的时候,就是因为机场不够平坦且有碎石子,才颠坏了起落架磕坏了螺旋桨。

最后的条件就是良好的排水系统,土质跑道下雨天不排水根本用不了。

这些要求看似很简单,但全民国能符合条件的真心寥寥可数,往往只有几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可以达标。

就拿果脯的笕桥机场来说,那里不仅仅是中央军的航校,还是淞沪会战敌我双方第一次爆发空战的地方,中国空军在机场上空大败小日子的陆航。

这么一个意义非凡且十分重要的机场,也不过是建立在一片铺平的大草地上,即没有固定的跑道也没有成套的导航设备。

战士们从机场出发,起飞和降落只能依靠风向来判断,偶尔能有个简单的照明设备做指引都算是特殊优待了。

当时空军能不能上阵杀敌,除了看飞行员的驾驶技术是否过硬,还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但凡遇上连续下几场雨的天气,不管你飞机性能有多优秀,飞行员的技术有多好。

对不起,机场的地面都快坨了,根本不可能正常起飞。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所有人都得老老实实向上级报备机场的情况,修复完才能起飞。

而且还得祈祷敌人不要来进攻,万一在刚放晴的时候,鬼子的陆航飞过来轰炸,那战士们只能边逃边看自己心爱的战机被小日子一一摧毁。

回到李处长身边后,黄河罕见的掏出了烟。二人一阵吞云吐雾后,开始谈起了正事。

“我刚刚转了一圈,真是个大工程啊.”

话还没说完,李处长便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他十分自信的说道:

“黄副局长,看来你不太了解我们的实力啊。搬运建筑材料的事不难,我们工程处足足有七辆卡车,也就是多跑几趟的事。”

“唯一麻烦的就是破碎石子,碾压道面了。咱们没有机器,只能靠人力。不过我可以动员周围县城的民兵,让你见识见识人海突击的力量。”

“这是我准备的设计图,你看看行不行。”

看着递过来的文件夹,黄河不由自主的愣了一秒。他没想到对方居然早有准备,一点都不像第一次修复机场的样子。

但他不知道的是,李处长接到命令以后,立马召集了工程处里所有读过书的人。

同志们集思广益,硬生生在几个小时内东拼西揍出来一套方案。

在这份设计里,他们准备先清理垃圾,使得机场恢复原本的轮廓。随后在跑道底部铺上一层鹅卵石,再敲碎石头放在上面,最后再倒上泥浆铺面。

甚至在这份预案里,还规划出了双跑道制。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特定情况下,永远有另外一条跑道可以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