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六章 茶马交易会(2/2)

“是啊,当初我们也没想到。”顾元臣感慨道:“第一届的时候,纯属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的人也不算多,拢共两千多客商,五十多个摊位,基本上都是我们请来的合作伙伴。”

“但效果却出奇的好,当时参会的商人,都大赚了一笔。他们从交易会上获得了远超从前的选择余地,可以挑选真正适合目标客户的商品。没来的竞争对手哪能比得了?自然被他们杀了个丢盔卸甲。”

“于是去年办第二届的时候,参会的商人一下子就翻了翻,成交额更是提高了五倍。”顾元臣自豪的禀报道:“短短十天的交易会,成交额达到了两百万两之巨!”

“那还真不错。”朱桢赞叹道:“已经远超元朝,快赶上宋朝的水平了。”

“今年参会的商人又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参展的商家也增加到了三百家,不出大的意外,肯定能超过宋朝的水平了。”顾元臣信心满满的说道。

“超过宋朝那是必须的,当时只是单纯卖茶买马,而我们可是百货皆售,这有法儿比吗?”朱桢笑道:“让你说的心痒痒,走,咱们出去逛逛去。”

“王爷请。”顾元臣赶忙头前带路。

~~

一出了贵宾厅,外头一下子就喧闹起来,就像进了个大市场一样。

其实交易会场也就是个大市场,每一个商家的展台,就是一个支着棚子的摊位。那些游走其间的商人,就是看货买货,讨价还价的顾客。

只不过这里只批发不零售,单笔的交易额可能就超过一个普通市场全天的生意了。

朱桢打眼一看,参展的商品还真是琳琅满目,除了必须唱主角的茶叶外,还有丝绸、瓷器这两位抢戏高手。此外各色布匹、水粉胭脂、珠宝玉石、针头线脑、锅碗盘碟……还真是应有尽有。

虽然仔细一看,确实都比内陆的商品要低一个档次,但这些都是云南本地生产的啊!

为了扩大交易会的影响,更为了带动各地的工商业发展,朱桢给各府都下达了参展任务。要求每个县至少要派出一个参展摊位,上不封顶。

而且不是派了就算完,因为所有报名的商户都要经过茶马总会的审核,确定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不会砸了交易会的牌子,才会拨给摊位。

交易会后,还会根据其贸易额、利润率等指标进行打分排名,成绩将直接记入地方官的年度考查中。

老六在云南考绩严格,官员升降全看考核。这一手可要了亲命了,这下知府知县们哪个敢不重视本地工商业发展?

当然朱桢不光为难他们,也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朱老板答应的五万工匠,送到云南之后,第一时间就分配了下去。

地方官们把分到的工匠当成了香饽饽,给钱给人给场地,让他们全力发展本地的手工业。然后选出最好的几家,派来省城参展。不管排名怎么样,对当地经济的带动,都是显而易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