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告急(1/2)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时。

就在清军谋议之时,在真定城外的明军大营外,孙传庭和卢象升两人正相对而立。

孙传庭还是如同以往一般,身穿鱼鳞甲,头戴明铁盔,盔饰云翅,顶缀红缨,甲下穿着绯色的文官常服,大袖早已经是用臂缚绑缠了起来。

他的精神和面貌依旧,比起数年之前踏出京师之时没有发生多少的变化。

如果非要说有,那么便是更加的锐气迫人,顾盼之间皆显着凌厉威势。

但是如今的卢象升,却不再复昔日就任七省总理之时那般意气风发。

孙传庭看着眼前的卢象升,饶是他的心性坚韧,但是亦不免为之动容。

卢象升穿着一身的白袍,头系白巾,他的父亲在死在了返乡的路上,正值父丧期间,又逢国事艰难。

卢象升鬓发带霜,盔甲之上多有伤痕,衣袍残破,满身的风尘,满脸的疲惫。

何曾有督天下援兵,持尚方剑之重臣应有的气概。

只有一双眼睛仍旧明亮,仍旧炽热。

陈望同样罩袍束带,跟着曹文诏、曹变蛟还有贺人龙三人,一起站在孙传庭的身侧。

而卢象升的身侧,大同总兵杜文焕,宣府总兵杨国柱、山西总兵虎大威三人依照着资历地位站立着。

宣府的总兵杨国柱头戴着三旗月明盔,身穿着一身玄黑色的甲胄,外穿战袍,袒露着右侧的袖子,神色谦和,按刀而立。

察觉到陈望的目光投来,杨国柱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也转过目光看向陈望,而后很快又收了回去。

陈望同样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而后将目光移向站在杨国柱身侧一名颇为魁梧,蓄着一连络腮胡,穿着一身银白鱼鳞甲的将校。

那蓄着络腮胡,肤色略黑的将校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山西总兵的虎大威。

虎大威和猛如虎两人都是蒙古人,崇祯初年两人从塞外过来归附明朝,他们的名字是当时延绥巡抚给二人改名时称曰“猛虎二将”。

虎大威从军有功,累官至山西参将,后援剿陕西,代王忠为山西总兵。

陈望看向虎大威的时候,虎大威的目光也正好投来。

四目相对,虎大威微微咧嘴,露出了笑容,也算是见了礼。

最后陈望的目光停留在了杜文焕的身上,他这只蝴蝶扇动翅膀所引起的风暴,改变了很多的事情。

原本应是大同总兵的王朴,如今因罪被降职无缘于大同的总兵官。

大同的总兵落到了杜文焕的身上,不同于胆小无能的王朴。

杜文焕虽然私德有亏,但是无论是指挥还是作战都属于一流,在军中威望更是极高。

杜文焕两镇延绥为总兵,屡败入犯蒙古诸部,后加四川总兵,援成都平奢崇明叛建功诸多。

哪怕解任多年,延绥镇上下一众将校军兵闻听杜文焕之名仍旧是极为尊崇。

崇祯四年,神一元围庆阳,杜文焕解其围。

御史吴甡弹劾杜文焕麾下军将有杀延川难民冒功者,给事中张承诏复弹劾之,杜文焕因此下狱褫职。

这一次是从狱中放出,接任了大同镇的总兵。

历史上的卢象升在十一月底,将近十二月时,麾下的兵马只剩下了五六千人。

杨嗣昌几番调兵,不断的削弱卢象升麾下的军力,就是为了让卢象升不得出战。

卢象升和杨嗣昌两人因为政见不同彼此争锋相对,卢象升斥责杨嗣昌“沮师养寇之罪”,杨嗣昌则逼卢卢象升对他用尚方宝剑,结果闹了个不欢而散。

前不久卢象升所统的一部分兵力被交给陈新甲,前去守护昌平皇陵。

而后杨嗣昌由以大同有警为由,再度调走了卢象升麾下的大同军,致使卢象升麾下的军力极度的薄弱。

但是现在,卢象升麾下却仍然有八千多人,杜文焕仍然跟在卢象升的后方。

大同同样有警报传来,兵部也确实下达了回防的消息,但是杜文焕并没有如同王朴一样带领着大同镇所有兵马折返回援。

而是命令另外两营回援大同,自领本部正兵仍然跟随着卢象升。

陈望心中古怪,这个时候的杨嗣昌毫不留情的打压着卢象升。

杨国柱和虎大威两人之所以跟随,是因为奉着军令,而杜文焕有了借口,却不像王朴一样趁机逃跑,反而是跟着卢象升一起深入虎穴,却是有些不对。

陈望双目微凝,不着痕迹的观察着站在不远处的杜文焕。

杜文焕身穿着将校甲,头戴着明铁盔,立于卢象升的之侧。

他的相貌中正,目光平和,不见多少的戾气,不像是武将,倒像是乡间普通的富家翁。

对于杜文焕,陈望有些印象,但是并不熟悉,之所以记得一二也是因为杜松的缘故。

杜文焕的资历颇老,威望也高,比起曹文诏来说还要高上数分,只是没有曹文诏那般会做人。

听说以前傲气十足,飞扬跋扈,但是眼下却是不见半点传说中的影子。

陈望心中正思索着,站在不远处的杜文焕似乎察觉到了一些东西,微微侧目将目光投来。

目光接触之间,陈望的心中不由的向下一沉。

不过杜文焕的目光仅仅是扫了一下,很快便又收了回去。

陈望眉头微蹙,也是收回了观察着杜文焕的目光。

不管杜文焕作何想法,现在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不需要跟随着卢象升留驻真定,马上他就要跟着孙传庭拔营一路向北,向着保宁府的方向行进。

清军的主力在这个时候已经过了保宁,保宁府如今暂时是安全的,在保宁府根本遇不到清军,北上保宁,可以得到一段时间短暂的安宁。

只是……

陈望转回目光,看向站在侧前方的卢象升,心绪不由的向下沉去……

……

孙传庭凝视着站在身前的卢象升,一时间却不知从何说起。

“博雅兄愿意分出部分军粮已是难得,不必因为钱粮过少而介怀。”

卢象升上前了一步,他看出了孙传庭眼底的心思,不过他并没有将此作为谈话的切入点,而是真心实意的上前道谢。

孙传庭神色微动,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北方,而后忍不住轻叹了一声。

“我听闻庙堂之上争伐日烈,却不想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

孙传庭心中冰寒,他只知道卢象升和杨嗣昌不和,卢象升主战,杨嗣昌主抚,两人之间接连爆发过几次冲突。

本以为只是朝堂之上的政见之争,但是杨嗣昌竟然做到了这种地步。

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以切粮断饷的手段迫使卢象升不得出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