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江水为竭(4/5)

王承恩的估计不无道理,毕竟皇店每年都能贡献大明四分之一的税收,其规模不下于万历年间的户部衙门。

加上皇店背后的工厂牵扯了太多人,因此交接的速度很难快起来。

如果实在不行,朱由检也只有自己先走,然后让曹化淳结束了一切后再前往齐国了。

“李定国最近如何了。”

朱由检对王承恩的话不置可否,反倒是说起了李定国的事情。

听到说起李定国,王承恩脸上也露出一抹笑意:

“那小子自我开导还行,眼下每日就是正常在上直当差。”

“最近上直的许多将领都调任了齐国,一时间比他资历高的也没几个,他那位置倒也妥当。”

王承恩为李定国高兴,朱由检听后也是一样,为此他还开口道:

“既然安稳,那你就上奏哥哥,代我请辞上直都督之位,让李定国暂代上直都督。”

“至于五军大都督,我思来想去,还是由我遥领吧。”

在满桂、孙应元相继调任后,朱由检没有想出谁能代替自己做大都督的人选。

孙传庭和洪承畴已经是阁臣,李自成又要前往齐国,李定国年纪又太小,不能服众,秦民屏和戚家三兄弟年事已高,怎么看都不能选他们。

因此,朱由检只能遥领大都督一职,直到李定国资历足够或者大明内部涌现新的帅才,他才能退位让贤。

这种事情,说起来也是一种无奈。

古往今来,一个时期能有三个帅才就足以庆幸,像唐初、盛唐、明初那种帅才踊跃的情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大明眼下经过朱由检二十多年的培养,也就走出了孙传庭等六七个人,现在还偏偏有三个人要远走齐国。

如果不是熊廷弼年纪大了,朱由检都想把他拉出来老当益壮了。

“那小子才二十三,是不是太小了些?而且功绩也不够……”

王承恩听到朱由检的话,担心着开口。

听他这么说,朱由检也略微无奈。

“我本意是想让戚元功调任上直都督,戚元辅担任南军都督的。”

“只是南边传来了戚元辅身体不好的消息,看样子他得提前致仕,戚元功得顶替他了,因此不能调动。”

“加上印度厮当需要戚元弼坐镇,上直都督便很难选出人选了。”

朱由检也很为难,新生代没起来,老一代都在凋零。

加上上直都督的政治意义比军事意义重要,因此放谁他都不安心,只有李定国他才比较放心。

以眼下李定国的能力,统帅上直十六卫五十营二十四万兵马有些难度,但或许这样才能让李定国更加把心思放在带兵上,免得他总是想着回去齐国。

况且,让李定国坐上这个位置,也是朱由检支持自家大侄子的手段之一。

如果自家哥哥日后年老昏庸,想要行废立太子之举,那也得看在李定国的面子上掂量掂量。

尽管在朱由检看来,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但他还是做足了准备。

“那奴婢待会就转告万岁……”

王承恩听出了朱由检的无奈,因此也只能应下,心里不免为李定国担心了几分。

“听说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参军加入了海军,他表现得如何?”

朱由检突然提起了郑芝龙的儿子郑森,这让王承恩愣了愣。

说真的,以王承恩的位置,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一个总兵的儿子,毕竟大明有三十多个总兵。

不过,既然自家殿下开口询问,王承恩还是作揖退出书房,出去打听了一下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