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贯通(3/4)
由于采用套管方案,目前他们只完成了外管,而后面还有一条内管,内管不需要考虑挖掘隧道、岩土层崩塌,施工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31公里的长度修建,只剩下最后的6公里。
李丰戴上头盔,缓解一下胸闷:“外管完成了,内管估计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合拢了。”
“我们要准备下一步工作了。”黄新明一边说,一边返回安全车。
外管成功合拢,内管也快合拢,并不代表工作的完成,他们还需要考虑通气井的建设。
超长海底隧道的通风透气问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不设置公路通过功能,只允许铁路通过,将可以不考虑通风透气的问题。
海底隧道的内部非常密闭,而琼州海峡海底隧道的平均深度,为海平面以下150~180米,长度又达到了37公里。
一旦大量机动车进入其中,发动机需要燃烧做功,会导致隧道内部的氧气被大量消耗,而废气则迅速增加。
如果仅仅依靠自然通风,根本满足不了隧道内部的消耗,很快就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在隧道内部缺氧,除了电动车可以正常使用,燃料型的发动机都要歇菜,车上的司机和乘客都可能窒息而亡。
总不能每一辆进入隧道的车,都配备一个氧气瓶吧!
那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要维持隧道内部正常的气体成份,建造通气井,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安全车向北行驶,黄新明和李丰来到001号通气井,通气井的设计方案,并不是直接设置在外管上面的,而是先开一条水平纵管。
水平纵管的直径12米,长度500米,同样是内外管设计,内部设置三道闸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将通气井和隧道隔开。
在水平纵管内部,有进气管和排气管,通过电动机进行强制换气,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管径为米,一个通气井布置两条进气管和排气管。
进气管和排气管,从水平纵管的一端,延伸到海面的换气平台上,为了维持通气井的平衡,在水平纵管的下方,设置了一条深度200米的平衡固定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